1. 首页 > 游戏资讯

排兵布最强阵容搭配(合金机兵平民最佳阵容)

前段时间,我一直在研究“复调快狗”。“复调快狗”是《白荆回廊》中的阵型体系,需要人物云无月、尚非乐与比格尼娅,以及一套注重防御、专精与体质的战术刻印。这套阵型于公开测试一周后被玩家总结出来,强度尚可,有肉度有伤害,能稳健地应对当前版本的大多数关卡。一经提出,就立刻传播开来。

不过,和许多游戏中仅需简单重复的“版本答案”不同,《白荆回廊》玩家在队伍优化与体系组合上展现出了等于高的创造力。同样是“复调快狗”,有些玩家没有尚非乐,就用攻速差不多的凤无梦来代替,于是得到了“变体快狗”——类似的讨论还有许多。在版本升级前的各大游戏论坛上,几乎每隔1小时就会出现一套新的阵型体系,尽管大部分是在“复调快狗”与“体防精”(另一种泛用性强的阵型)两大阵型上进行微调,但还是能明显看出,大多数人对于游戏模式有着属于自己的考虑。

快乐探讨阵型“作业”的玩家们

这些关于模式的讨论也让《白荆回廊》玩家群体里流行起壹个说法,套用当下互联网流行的叙述,“这是要考研”。人们对环境、体系等较为深层的内容保持着关注,每当游戏大版本升级,玩家都会调侃:“考研潮”又要来了。

2024年2月1日,《白荆回廊》升级冬日版本,上线了新人物“红玉”“百里屠苏”。红玉对单、对群都有不错的表现效果,对空、对Boss等还有特化效果,连击附带增伤,可以说是玩家们理想的后排输出型人物;百里屠苏可以召唤分身,分身会随本体一同释放技能,且有血越少、伤害越高的被动效果,又肉又能打。

毫无疑问,这标志着一轮新的“考研潮”。其中以两位游戏主播“棉花大哥哥”与“月飞大叔”的比赛最具节目效果:新版本上线后,二人约定以团队PvE挑战高难副本的方法来进行比赛,根据团队的完美过关次数和完美过关深度来计算团队具体得分。这样的比赛在MMORPG里是常态,可在二游领域还等于罕见。

在玩家们的推波助澜之下,颇为搞笑的“赌注”也确定了下来,胜者组送败者组每人10箱“六个核桃”来补脑,败者组向胜者组每人充值648元。经此,水友们报名的热情高涨起来,比赛群里,新版本中也许的新阵型、新模式讨论得如火如荼。新版本升级当天,就出现了在“复调快狗”基础上变动的“复调快红”,剔除掉尚非乐,让红玉来作为主力输出;抑或是让白鸟梓当红玉的触发器,组成“双风双C队”。

前瞻刚放出红玉技能时,玩家们就想到了用她来优化复调队

游戏还开启了限时活动主题“雪中春信”,在活动主题特定时间会赠送向玩家卡池抽取机会,共计送50抽人物池与50抽烙痕池,玩家们在论坛上纷纷表示“提前过年”。因为游戏出了点Bug,导致部分玩家可以提前领取,项目组还进行了“反给”修复,让全部玩家都可以一次性领取100抽。颇为有趣的是,很多玩家在官方动态下晒出充值记录,叫官方向负责相关活动主题的程序员“加鸡腿”。

对于《白荆回廊》来说,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气氛:玩家更愿意关注游戏本身,也衍生出了等于数量的UGC创作,玩家社区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。但实际上,《白荆回廊》并非一帆风顺,而是在一段明显的波折之后,重回正轨。

为啥子会产生这种变化?

“结荆”调侃,是模式带来的迷恋体验

2024年1月12日,《白荆回廊》正式开启公开测试,不少玩家被烛龙的创新模式与企鹅的内容型宣发所吸引,但上线当天,游戏便陷入舆论当中。

许多玩家的第一反应是:要素太多了。在此前的4测中,我就能明确地感受到,尽管游戏在认真体验模式的基础上并不算难,但依旧有许多玩家“不了解自己要干啥子”。我也一度担忧,《白荆回廊》在公开测试时会不会对模式深度做出调整,但从实际情况看,项目组大多还是坚持了对模式的创新思路。

影响人物强度、机制的因素太多,攻略性虽高,但也考验玩家的耐心

究其原因,作为一款即时战术游戏,《白荆回廊》模式具有一定的上手门槛,需要玩家花时间去细心理解,但游戏身处二游赛道,起初吸引来的大多数也都是二游玩家。出于“以人物为核心”的商业化思路,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二游在做设计时,美术、剧情的占比往往更大,模式的地位则比较靠后,一些游戏干脆采取轻度模式,关卡机制简单,主要强调数值逻辑。受这套规则影响,二游玩家也普遍更加重视世界观、美术、剧情等内容,不太习惯复杂的模式。《白荆回廊》上线初期的问题,大多源于此处。

然而,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。游戏毕竟是游戏,模式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。实际上,一款真实在模式上做出优势的游戏,玩家度过最初的磨合期后,大概率会成为游戏的忠实粉丝,那些知名的大体量单机即时攻略、战术游戏皆是如此。

《白荆回廊》的模式的确有一定门槛,但和此同时,它也赋予了玩家高度的攻略性、拓展性与自由度。

比如在战斗方面,《白荆回廊》配置了7个人物职业,运用的元素也有7种。白荆的元素反应基于“元素区域”,有水、雷、炎、霜4种元素参加反应。挑战关卡时可配队8个人物,4个驻场战斗,剩下4个在后备位随时替换场上人物,进行支援。每个关卡的地形与特殊机制都不一样。战斗中,玩家需要操控人物移动,排兵布位,在由多个六边形“棋盘”连接而成的作战区域中和敌人博弈。

养成方面,游戏的“回廊漫巡”需要玩家经过壹个又壹个随机事件,事件有剧情、战斗与属性挑选等若干种,根据进入“回廊漫巡”前所携带的烙痕与玩家的事件挑选倾给不同,最后结算时的刻印效果也不同,而这一刻印效果可以为全队8个人物提供加成。玩家们在挑战一些高难度副本时,不仅仅要操作、配好队,还要配好有针对效果的刻印。

这些设计都提高了玩家的攻略深度。我曾采访过给游戏官方反馈模式改进意见的内测玩家花花,她在《白荆回廊》开服、度过新人期并开荒完目前版本的大部分内容后,最初对研究阵型组合“迷恋”,并自称“结荆”(一种成为游戏深度粉丝的调侃)。

花花的战术刻印总分

花花独爱物理召唤队,这是一种以人物岑缨为核心构筑的阵型。“‘复调快狗’是目前的强势体系没错,但如果你谙熟其他队伍,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。”在一些特定关卡,物理召唤队会因为伤害太高而被反弹至死,于是她做出阵型改进,带上苏筱与赫九逸,又完成了物理召唤队的改良——变体自爆复活流。

当我将目光移到各大社群,“迷恋”的点评随处可见。许多玩家在公开测试之初挑选观望,但他们很快发现,看别人的视频或直播,并不能感受到《白荆回廊》的趣味所在。他们之中有等于一部分和花花的故事相同:度过新人期之后,最初研究适合自己的模式搭配。

“看直播不好玩,自己玩真迷恋”

以今年的眼光去看,这种“迷恋”无疑是一种良性循环:游戏提供了丰富的也许性,玩家根据这些也许性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式。当这群玩家的探讨形成规模、生态,这种社群氛围的影响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其中,研究进阶和深度。

也就是说,《白荆回廊》上线初期的波折,实际上是玩家和游戏模式的磨合过程——这并不是啥子新鲜事。只是,《白荆回廊》自身的质量允许玩家试验、质疑、磨合,内容型宣发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它的独特。

最终,玩家们认可了《白荆回廊》,而它模式创新的优势也就此最初凸显出来。

在“全员T0”语境下,破除传统二游困境

如果要问《白荆回廊》模式创新带来了啥子优势,最近流行的“全员T0”或许是最合适的答案。

“全员T0”概念诞生于游戏开服一周后,当时,不少玩家已经同享了几种流派和阵型。而当新手们在《白荆回廊》的玩家社群中问“抽哪个”“练哪个”“如何配队最牛”时,往往会得到老玩家诚恳的回应:“全员T0,随便练,都能玩!”

开服初期,人物强度节拍榜呈现出“全员T0”的景象

“全员T0”的本质是,《白荆回廊》想寻找一种针对传统二游困境的解法,以及一种游戏和玩家之间新的互动关系。

老二游玩家小唐对此有些意见。他告知我,以前玩一些二游时,他不得不常常面对强度与人设的博弈。如果他喜爱的人物只能组合某种限量武器才能打出效果,而他的资源有限,这个人物就有“上不了场”的危险。

小唐的困境反映出了传统二游养成系统中的一大顽疾——数值膨胀、机制针对下对资源的过度看重,玩家不得不常常对强度与内容做出抉择,而项目组出于商业思考,在资源规划上也会相对严格。长此以往,玩家对游戏的热情也会被磨灭。

《白荆回廊》的做法是,高星人物通常有低星替代,如果没有替代的人物,面对一些有特殊机制的关卡,玩家也可以通过常规配队、手操的形式来“凹”过去。诚然,从商业化角度来说,高星人物要比低星人物强,但《白荆回廊》的低星人物并不是龙套和背景板,而是各自拥有独到的长处。

北洛的罩子可以挡住海临Boss柳叶的毒针,4星田偌同样能做到。4星赫九逸,一手镇魂是复活队不可或缺的;4星刘兄,则是早早就被发掘的倍率战神……这些例子都能介绍,项目组对内容一直保持着重视:玩家们不应该被冷冰冰的机制与伤害数字所禁锢,每壹个在“白荆”宇宙出场的人物,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。

被塞进新人物配队中的田偌

除了人物之间的上下位替代,“回廊漫巡”养成模式也是壹个重要的应对手段,人物不会被某个定位完全限量死,如果烙痕的组合、刻印的挑选思路足够创新,再加上其他定位的特化处理,玩家就可以为这名人物打造独特的属性流派与技能流派,让它有更广泛的就业空间。

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位名叫“太子爷升天记”的玩家,独爱人物耶芙娜,抽到了3花(通过重复抽取人物来解开机制的系统),但大多数玩家只把耶芙娜当成一张环境对策卡,市面上并没有耶芙娜的主C队伍。他对此不太甘心,希望她能获取在副本舞台上当主角的机会,也因此做出了通过新版本上线的烙痕来化解耶芙娜能力缺陷的试试,尽管效果还不理想,但他这种爱人物,并希望人物能有更好“就业环境”的精神,打动了许多路过的玩家。

没有对人物的爱,也写不出这种有情绪的文字

在这种独特的项目理念前提下,游戏的很多趣味,不完全是项目组向予的,而是玩家自己寻找的。玩家喜爱啥子,就挖掘、拓展啥子,游戏中的每壹个地方都能向玩家带来纯粹的趣味,不必担心自己所喜爱的游戏部分和游玩的日常所割裂开来。像“太子爷升天记”一样,通过自己的爱来为人物创造更多的价值,反而会有更高的成就感。

根据“传统”的二游设计思路,追求“弱保软”,把饭喂到玩家嘴里,一味降低游戏难度与理解成本,或许的确已经被市场证明行之有效。但和此同时,挑选把一部分设计空间留向玩家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《白荆回廊》,同样获取了市场的认可。

《白荆回廊》自开服以来,流水趋势就十分稳定,随着首个古剑人气人物Up池登场,流水爬升到了iOS游戏畅销榜第8。据第三方数据估算统计,《白荆回廊》的首周移动端流水在6000万左右,挤进二游赛道前4名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游戏的电脑端用户付费比例超过3成,这意味着游戏首周收入也许接近1亿。

平稳的排行曲线

游戏社区热度则是在持续上涨,例如NGA论坛《白荆回廊》版块平均每日新增发帖量在200左右。又例如,根据飞瓜数据统计,近30天和《白荆回廊》相关的B站视频数量高达1.3万,并且有接近3000人开启直播玩《白荆回廊》。

由此可见,无论是《白荆回廊》的市场成绩还是热度颇高的玩家群体,都反映了像这样重视模式的二游,有其存在的必备性与相应的市场空间。

越来越多的“模式派”

细看《白荆回廊》口碑变化的过程,大家可以发现,表面原因是《白荆回廊》适应了二游市场的复杂环境,挺过了磨合期;深层原因则是游戏做出了一些真实有创新性的内容,做到足够的深度与乐趣性,并且懂得倾听玩家的反馈并调优。

玩家因游戏趣味不断被开发而“结荆”,形成二游群体里初见规模的“模式派”,这是一种值得称赞的改变。玩家们当然关注剧情、美术,但他们也会花时间去研究模式,寻觅更多的也许性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们从头审视以往对行业的认知——《白荆回廊》初步的商业成绩,证明一款有模式深度的二游是有市场潜力的。在当下较为固化的二游赛道中,它或许可以提供新的参考方给。

正在测试新人物的玩家

足够有潜力的模式框架,加上纷纷“结荆”的玩家,《白荆回廊》将走得更远、更好。